English | 简体中文 | 繁體中文
查询

次韵子瞻见寄

我将西归老故丘,长江欲济无行舟。

宦游已如马受轭,衰病拟学龟藏头。

三年学舍百不与,糜费廪粟常惭羞。

矫时自信力不足,従政敢谓学已优。

闭门却扫谁与语,昼梦时作钧天游。

自従四方多法律,深山更深逃无术。

众人奔走我独闲,何异端居割蜂蜜。

怀安已久心自知,弹劾未至理先屈。

余杭军府百事劳,经年未见持干旄。

贾生作傅无封事,屈平忧世多离骚。

烦刑弊法非公耻,怒马奔车忌鞭箠。

藐藐何自听谆谆,谔谔未必贤唯唯。

求田问舍古所非,荒畦弊宅今余几。

出従王事当有程,去须膰肉嫌无名。

扫除百忧唯有酒,未退聊取身心轻。

补充纠错
上一篇诗文: 守岁
诗文作者
苏辙
苏辙

苏辙(1039年3月18日—1112年10月25日),字子由,一字同叔,晚号颍滨遗老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)人,北宋文学家、诗人、宰相,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

嘉祐二年(1057年),苏辙登进士第,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、商州军事推官。宋神宗时,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出为河南留守推官。此后随张方平、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。宋哲宗即位后,获召入朝,历官右司谏、御史中丞、尚书右丞、门下侍郎等职。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,落职知汝州。此后连贬数处。蔡京掌权时,再降朝请大夫,遂以太中大夫致仕,筑室于许州。

政和二年(1112年),苏辙去世,年七十四,追复端明殿学士、宣奉大夫。宋高宗时累赠太师、魏国公,宋孝宗时追谥“文定”。

苏辙与父亲苏洵、兄长苏轼齐名,合称“三苏”。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,以散文著称,擅长政论和史论,苏轼称其散文“汪洋澹泊,有一唱三叹之声,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”。其诗力图追步苏轼,风格淳朴无华,文采少逊。苏辙亦善书,其书法潇洒自如,工整有序。著有《诗传》、《春秋传》、《栾城集》等行于世。

2118 篇诗文